栏目列表
“小先生制”理念下小学音乐“慧学”课堂中合唱教学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5-01-09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骆英

“小先生制”理念下小学音乐“慧学”课堂中合唱教学的策略

 

摘要:新课改下,“小先生制”作为创新性的教学理念,结合“慧学”课堂模式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本文研究中,阐述“小先生制”“慧学”课堂的内涵,分析新时期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立足于争当“小先生”职位、明确“小先生”职能、倡导“小先生”答疑三个层面,探讨小学音乐“慧学”课堂中合唱教学的策略,为教学实践提供借鉴与参考,旨在强化音乐合唱教学效果,增强学生音乐素养。

关键词:“小先生制”小学音乐“慧学”课堂合唱教学

 

引言

新课标的实施,使得音乐教育有了新的意义和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等素养,不仅关乎学生的个人修养,同时也对其终身发展、社会适应形成影响。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与新课标所提出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相呼应,为教学实践提供了明确方向,不仅要实现传授知识的基本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但在当前的教学中存在一定的不足,缺乏人文性、实践性的充分体验,教学方法相对单一。这一背景下,本文研究旨在通过“小先生制”理念与“慧学”课堂模式的相互融合,提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而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践行新课标要求,深化合唱教学的意义与价值。

一、“小先生制”理念“慧学”课堂的内涵

(一)“小先生制”理念

“小先生制”作为教育理念,旨在通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其学习品质。基于教学相长的传统教育思想,强调课堂中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展示自身的思维与才华同时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对其学习进度进行引导。在此基础上整合丰富的资源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解决,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另外,“小先生制”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与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知识与能力相互促进相互协调,进而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慧学”课堂

“慧学”课堂是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凸显学生课堂主角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着力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活动。“慧学”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自主学习能力,运用探究、实践等不同的方式掌握技能[1]。同时,教师基于问题引导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展现创造力、想象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对音乐学习、音乐表达进行创造性呈现。课堂中,基于故事、游戏等不同方法,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形成有趣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二、新时期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时间与资源的支持

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所面临的重点困境是时间、资源所带来的局限性,难以为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助力。虽然在应用“慧学”课堂的基础上,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但是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基于“慧学”课堂模式让学生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有效实现了音乐课堂的拓展与延伸,增加了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期间,通过网络平台、网络资源等完成学习练习,且教师也会利用互联网资源对合唱教学进行指导,与“小先生制”理念相契合。但从最终效果来看,由于在课前预习阶段缺乏教师的统一性指导,学生的预习效果不佳,同时课后练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较弱,需要教师予以引导和强化。

(二)忽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受兴趣爱好、学习习惯、家庭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小学生的音乐素养、能力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一些学生有着丰富的唱歌经验、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较高的唱歌技能,也有一些学生缺乏此方面的练习和积累。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若采用传统“一刀切”的方法很难获得良好效果,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逐渐拉大。应用“慧学”课堂模式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弥补自身不足。但事实上受班级人数等因素的影响,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点,导致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没有得到充分的缩减,一些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出现了畏难、不自信的现象。因此在日后的教学中,需要教师基于实际情况,基于“小先生制”理念和“慧学”课堂模式的结合,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枯燥

在传统的合唱教学中,通常情况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为核心完成声部的分配,然后学生对歌曲进行演唱,让学生在不断练习中学习知识,掌握技巧。但这种教学模式相对单一陈旧,导致学生的表现力、创造力难以得到有效激活,致使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的问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学中,通常会运用集体演唱的方式完成教学,忽视了在合唱中学生的个体表现、兴趣爱好和个人需求,难以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这种情况下,基于“慧学”课堂模式与“小先生制”理念,教师要积极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创新,运用更具开放性的课堂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强化学生参与度、主动性,为教学效果的优化提供条件[2]

三、小先生制”下小学音乐“慧学”课堂中合唱教学的策略

(一)争当“小先生”职位,突出学生主体

基于“小先生制”理念的指导,在小学合唱教学中鼓励学生争当“小先生”职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慧学”课堂的实施提供基本条件。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深入地参与音乐学习,并在合唱中发挥示范作用、领导作用,帮助学生提高核心素养,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在《水乡歌儿多》一课中,歌曲有着独特的民族韵味,以三拍子的律动展现了水乡的特色。合唱教学中,鼓励学生争当“小先生”,探索并自主学习这首歌曲。首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歌曲中不同的声部,鼓励学生作为“小先生”带领其他学生共同学习、练习。这一过程中,学生认真聆听旋律,感受其中的节奏、情感,并指导其他学生进行演唱。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的音乐理解力、感受力、领导力、合作精神得到有效提升与强化,实现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确保每个成员可以跟上进度,并在合唱中发挥作用。

同时,基于“慧学”课堂充分发挥故事、游戏等多样化作用,设计模拟水乡划船活动,让学生在模拟划船中感受三拍子律动,学习歌曲中的旋律与节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音乐形成深刻理解。不仅如此,还可以引导学生为《水乡歌儿多》歌曲配上声势伴奏、打击乐器,锻炼学生的创造力,使其在自主探索中可以学习知识、迁移知识。充分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核心素养的有效强化,在此基础上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基础。

(二)明确“小先生”职能,协调团队关系

基于“小先生制”理念,小学音乐实施“慧学”课堂模式,要明确“小先生”职能,引导其协调团队之间的关系,通过赋予学生特定的角色、职责,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有效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美丽的星座》一课教学中,不仅要要求学生掌握音乐技巧,同时也要要求学生感受并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文化背景。

在《美丽的星座》的教学中,“小先生”的职能包括领导合唱练习、协调声部配合、解决排练问题、激发团队合作力与创造力等,因此要求“小先生”要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领导能力、协调能力,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旋律,节奏,感受其中的情感,并在合作中发挥作用。同时,在合唱教学中学生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小先生”基于自身的协调让成员在合唱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发挥优势,倾听每个成员的意见、想法,尊重他们的音乐表达,在合作中相互支持、相互鼓励,构建积极和谐的氛围,让学生合作中体会合唱的成就感与归属感。

在此基础上,融入民族舞蹈、感受歌曲的情感,搭建“慧学”课堂让学生通过舞蹈动作学体会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发挥“小先生”的领导作用,完成合唱的演绎。不仅如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感受歌曲的魅力,充分发挥“小先生”的辅助与支持作用,为学生讲解音乐知识和技巧,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锻炼学生的表达力、组织力[3]。简言之,依托“小先生制”理念能够强化“慧学”课堂合唱教学的效果,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力素养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三)倡导“小先生”答疑,优化学习体验

依托“小先生制”实施“慧学”课堂教学,要鼓励“小先生”答疑解惑,优化学生的音乐学习体验,便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春游》一课中通过欢快的旋律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小先生”要肩负起答疑解惑的责任与使命,在教师指导下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例如,在掌握八六拍强弱规律时学生会遇到困难,此时“小先生”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示范作用,通过身体动作感受节拍或者通过简单的拍手练习,帮助同学理解节奏。

另外,在合唱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在演唱《春游》时对于力度记号、减慢处理存在不准确的现象,“小先生”发挥自身的答疑作用,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对力度变化的理解感受。通过模仿不同的春天场景,引导学生体验并掌握表达的力度、速度,在此基础上构建“慧学”课堂,让学生在春游场景中感受音乐的氛围、情感,并在“小先生”帮助下通过演唱合唱表达对春天的向往、热爱,充分展现“小先生”在课堂中的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在教学期间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魅力,而“小先生”协助教师完成多媒体设备的操作,播放片段引导学生聆听、模仿。基于此,能够让合唱教学的效果得到强化,提高学生合唱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解决学生的疑难困惑,让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显著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结合本文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基于“小先生制”理念实施,音乐教学能够有效强化教学效果,实现“慧学”课堂教学的目标。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了学生的领导能力。这一过程中,“小先生”角色在协调团队、优化学习体验、答疑解惑中发挥桥梁作用,让学生在掌握音乐知识的同时,可以实现情感、技能的有效提升,切实实现“小先生制”与“慧学”课堂相融合的教学目的,助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阎悦.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读写算,2024,(35):136-138.

[2]平笑笑.“合”出精彩——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新思路[J].小学生(中旬刊),2024,(09):148-150.

[3]葛婷婷.“合”而为声“唱”出精彩——小学音乐童声合唱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4,(24):44-46.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手机端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