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师德,提高师能,争当“三好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自朱局长在武进区教育系统召开“争当三好教师”师德建设活动推进大会以来,全区上下掀起了一股“讲师德,比师能,当三好”的师德学习热潮。12月31日下午,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召开了争当“三好教师”师德建设动员大会,会后老师们各抒己见,对师德师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师德是关键,师能是重点,践行师德,提高师能才能成为“三好教师”。
打开心灵的窗户,剥开厚厚的心茧,用穿透心灵的热情书写着自己的育人篇章。多年来,我以饱满的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认真完成了各项任务。我热爱教育事业,这是我从小的梦想和追求。我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思想端正,作风正派,教书育人,尽心尽责,积极奉献,工作上更是勇挑重担。从教至今一直从事班主任工作,与稚嫩的孩童为伴,“班主任”是我的代名词。一件件琐碎的小事从来没有难倒我。在教学中,我更能揣摩学生的心理,理解和尊重每一位学生,将我的所学运用于教学中。我永远记住叶圣陶先生的话:“你若小看小孩子,你比小孩还要小。”我呵护每一个幼小的心灵,从不让他们受伤害。
在班级管理中,我特别关注孩子品德的养成。因为,一个人的品德才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我发现,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培养良好的品德,就是让每一个孩子都生活在被欣赏之中,孩子就能获得更好的成长。所以身为班主任,“珍珠项链的工作艺术”,一直是我努力践行的工作方针。我特别注重和家长的交流,每一个孩子并不是单独的个体,父母亲的影响对于孩子的一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我经常走进学生的家庭,了解成绩下滑的原因,了解完不成家作的真实情况,了解上课老走神的“主谋”……多年的家访使我获得了孩子们的一手资料,对孩子们更是了如指掌,那么对症下药便是易如反掌了,所以家长们经常感谢我对他们孩子的辛勤付出。
我一直用真爱去关心学生。学生在某个方面可能存在“好”与“差”的分别,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相信孩子的潜能,所以我对“好学生”关爱备至,对“差学生”更是呵护有加。倾注我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让他们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孩子们就会把我当成知心朋友,愿意向我畅开心扉,愿意接受我的指导。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效仿的榜样和楷模,身教重于言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幽默风趣的谈吐,得体大方的着装,亲切热忱的态度,扎实渊博的知识,犹如和煦的阳光照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使他们感到温暖、舒畅、轻松。融洽的师生关系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尊敬感,即“亲其师,信其道”。
十几年来,我用汗水浇出了满园桃李芬芳。无论是班级活动还是学生成绩,都是交口称赞。任教以来,我也取得了累累硕果,被评为“常州市优秀班主任“、多次获得区政府嘉奖、获得区教育技术先进个人、获得武进区“师德标兵”称号,被评为“优秀心理讲师”,获得马杭片“学科带头人” “幸福教师”“优秀辅导员”等称号。教学以来,共有二十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竞赛中获奖。当然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现在,更不能代表将来。我将以“三好教师”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践行师德,提高师能,精益求精,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