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匠心,止于至善。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滋养,品德的塑造。师德师风,是教育事业的基石,关乎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的思想品德素养,5月12日下午,我校举行第二期师德大讲堂活动,全体教师参加并认真学习。 首先盛永泽副校长为大家解读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他希望全体教师要做到:坚定政治方向,自觉爱国守法,传播优秀文化,潜心教书育人,关心爱护学生,加强安全防范,坚持言行雅正,秉持公平诚信,坚守廉洁自律,规范从教行为,结合中央的八项规定,坚持恪守师德师风各项要求,履行教师这也准则,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接着白杰老师以“我的十六年顽童修炼手册 ”为主题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故事。他以一名体育老师的视角讲述了自己如何在操场上跟孩子们一起克服困难,共同努力,带领孩子们修炼成了“操场变形金刚”,并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硕果累累。 郑琳老师作为一名扎根校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她始终相信: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师德是照亮学生成长之路的明灯。她积极参加由未成年人指导中心组织的家庭教育志愿者赋能行动,在每一次的活动中为各位困惑的家长答疑解惑,帮助家长看见孩子、理解孩子、倾听孩子。在教师群体中,我也努力成为心理健康理念的传播者。 此次师德讲堂活动的开展,为老师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邹越:从白杰老师的教育故事中,我深切感受到一位人民教师崇高的师德风范。他以操场为育人阵地,用专业与爱心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使命担当。 白杰老师用父母般的关爱,让教育有了温度,让成长充满力量。 这种将专业精神与人文关怀完美结合的教育实践,正是新时代师德师风的典范写照。魏菲:郑琳老师作为心理教育工作者,用 “一生一案” 搭建心灵桥梁,以耐心倾听化解学生防御,促成家校会谈,让家长理解孩子。她在日常工作中,通过心理咨询室值班、回复心理信箱等,成为学生的 “安全岛”。同时,她积极参与家庭教育志愿者行动,开展微讲座、培训心理委员,推动教育生态良性循环。从郑老师身上,我认识到师德是蹲下身的倾听、不缺席的担当,是点亮学生心灵的灯。未来,我要以她为榜样,用专业和爱守护学生成长,在平凡岗位诠释师德内涵。 (马杭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郑丽虹 摄影:王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