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教育的沃土上,师德师风是照亮学生成长之路的灯塔。马桥小学的三位教师,分别深耕数学、美术、体育学科,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诠释着 “立德树人” 的教育初心,用爱与坚守书写着平凡岗位上的教育故事。 数学课堂:搭建具象桥梁,让知识有温度 盛小玉老师在低年级数学教学岗位上坚守九年,身份几经转变,育人初心始终未改。她的教育理念,源于一名叫小轩的学生。曾经的小轩畏惧数学,抄错数字、回避应用题,直言 “学不会数学”。盛老师没有急于灌输知识,而是用水果模型模拟 “分水果” 场景,让抽象的 “10 以内减法” 变得可触摸。 这一经历让盛老师豁然开朗,她将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搬进课堂,用耐心与包容搭建起抽象与具象之间的桥梁。面对不同特质的学生,她坚持 “因材施教”,走进孩子的认知世界,让原本枯燥的数字变得生动有趣。如今,越来越多像小轩一样的孩子,从 “怕数学” 转变为 “爱数学”,在快乐中收获知识与成长。 美术课堂:包容个性绽放,用美育润童心 “美术课不仅是教画画,更是育心灵。” 这是马璟老师坚守的教育信念。在四年级 “动物朋友” 课堂上,学生小杰打破常规,用三角形画熊猫身体、将耳朵涂成紫色,与传统示范截然不同。马老师没有否定他的创意,而是倾听其 “外星熊猫” 的独特构想,并鼓励他完善 “能量故事”。 对于沉默寡言、不愿动笔的小妍,马老师以一片带虫洞的树叶为契机,引导她将树叶想象成 “小鸟的小房子”,并握着她的手共同勾勒轮廓。这份理解与接纳,让小妍逐渐敞开心扉,开始收集自然素材创作,主动提交美术作业。马老师用包容守护想象力,用联结打开心门,让美育成为传递尊重与自信的温暖载体。 绿茵场上:坚守平凡细节,用守护伴成长 非足球专业出身的沈云霞老师,在足球社团中扮演着 “守护者” 的角色。训练前给足球充气、清理场地石子,比赛时备好药品,赛后安全送学生回家,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她日复一日坚持做好。作为球队的 “大家长”,她不仅保障学生的训练安全,更注重团队凝聚力的培养,及时化解队员间的矛盾,树立集体意识。 暑假的一场关键比赛中,主力队员小马膝盖严重擦伤,沈老师第一时间处理伤口、送医检查,全程悉心照料并及时与家长沟通。这份守护让小马备受鼓舞,第二天带伤归队并踢进关键球。沈老师用平凡的坚守织就教育的温暖底色,她深知,教育的力量不仅在于成绩,更在于陪伴与守护中传递的坚定力量。 三位教师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一言一行中彰显着师德师风的本色。他们用专业的素养、无私的爱心、持久的坚守,在不同学科领域播撒阳光,滋养学生成长。在教育的道路上,正是这样一群平凡而坚定的教育者,以爱为基、以行践德,让师德师风之花在校园中绚烂绽放。 (马杭中心小学供稿 撰稿:郑丽虹 摄影:杨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