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等花开,一个也不能少
——孩子,你别跑
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个小男孩,一年级开学第一天就不肯进教室,不管你怎么骗怎么哄就是不肯,眼看就要上课了,我和搭班的老师只好决定拉他进教室,可这小子倒好,往走廊的地上一躺,四脚朝天,又哭又闹,没办法,只好打电话让他的爸爸来。接下来,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还没等他爸爸走到走廊他就马上从地上跳了起来,而且不哭也不闹,感到惊奇之余,我知道了这个孩子肯定难适应学校的新环境,还知道了他很怕他的爸爸。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家伙倒也还不错,脑子聪明,还爱帮忙做事情,只是上听课,做作业习惯比较差,爱捣乱。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我就带了他三年。可是等我生完孩子再来带这个班时,他的一次逃学举动让我膛目结舌。回想起那天一切都很平常,当时才开学没几天。可是就在中午吃过饭后,我发现他原本要翻下来的凳子还高高得放在桌上,本以为去上厕所了或者做什么事了,可是左等右等,就是没来,我也越来越急,便召集班里的几个男生到学校的各个角落去找,结果没有,我再到门卫去查找摄像头的视频,结果还是没有,我赶紧打电话给他的爸爸妈妈,到外面一起去找,终于在一条小巷子里找到了他,回到家,他死活不肯回学校,就说:“我今天就不去,我就今天不想去,我明天去。”站在一旁的妈妈左哄右哄,他就是不去。问他不去的原因,他偷偷地告诉他妈妈说,昨天的家作没做完,要重做,这就是他逃学的原因,本来就心软的我也决定去哄他,因为我相信孩子毕竟是孩子,我就跟他说:“你看,今天下午又是音乐课,又是体育课,多轻松啊,还可以踢足球的,你就跟老师去吧,作业补补有什么难的,一会就做好了。”这家伙听了我这话,神色马上就变了,笑嘻嘻的,她妈妈就赶忙说,就是啊,去吧。好小子,听了这条件他才乖乖跟我回去了。但是我不知道这一次逃学只是一个噩梦的开始,在后来的一个月中,他居然先后逃学两次,没办法,跟家长协商好,带他去看心理医生,看完后,他爸爸给我的回答是:没什么问题,就是有点多动症,问他为什么要逃学,他就一直埋怨这个老师凶,那个老师布置的作业多,经过跟我们的对质,他所说的逃学原因都是借口,都是编的。而且现在也不能对他太凶,一凶他就要逃跑。
从他爸爸口中我才知道,这个孩子从小就生活在溺爱的环境中,上面有个姐姐,生了个儿子全家都很宝贝,而且上儿园时经常生病,几乎没上几天学,妈妈宝贝得不得了,只要爸爸不在家,就可以在家胡作非为,就算是几次逃学,爸爸妈妈也没骂他,也没说他,就好好地跟他沟通了几句。在一次一次的原谅中,他又逃学了,那是那学期的第三次逃学,这次他的爸爸妈妈主动提出来,要把他带回去关他一个月,让他在家有做不完的作业,不让他出去,并时时刻刻看着他,他们意识到问题的越来越严重,意识到溺爱他的结果是越来越放纵他。经过商量,学校决定为他开行“绿色通道”,让他写下出校安全问题责任书后,决定让他回去。他的爸爸并吓他说:“这次学校是真的不要你了,你就跟我回去吧,回家后就一直呆在家里做作业,除了上厕所和睡觉。”他居然不以为然地跟着回家了,没到一个星期,在家长的强压下,他就给我打来了电话,哭着求着要我让他来学校,我说老师做不了主,你就呆家吧。后来又到学校来找,最后他自愿写下保证书,说以后再逃学就再也不来学校了。就这样,从那次以后他就再也没逃过学。
孩子,你别跑,在老师班上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应该少一点苛求,多一点耐心,少一点责备,多一点欣赏,少一点催促,多一点等待,为每个孩子点亮一盏灯。在教育路上,慢,慢,慢,让我们静等花开……一个也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