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组织建设 教代会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教工之家 师德师能 六五普法 年度考评 党建首页
  教代会 更多>>
  年度考评 更多>>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工会工作>>师德师能>>文章内容
拿什么送给你,我的学生 ——“师德”之我见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07日     点击次数:     作者:张晓丹      来源:本站原创

 

拿什么送给你,我的学生
——“师德”之我见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雅斯贝尔斯
小学教师是一个非常平凡的称呼,但加入这个行列的我却从没觉得这份职业的平凡。还记得恩师送我走出师范校门时一再叮咛的话语:“这是个需要用心做的事业。”回忆过往的总总,越来越明白恩师的这句嘱托。
偶然读到雅斯贝尔斯的这句话,我的心被震撼了。读着这句质朴却深刻的话语,我的思绪仿佛已经飘向碧草连天的大草原,只有广袤无比的内蒙古黄土才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只有满目苍茫的翠绿,奔跑流动的牛羊才会彰显出对生命的特殊情怀。而正行走在教育之路上的我们是不是应该从这些自然界的博大、生命的壮歌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呢?我不禁想问:拿什么送给你,我的学生?作为任何一个教育者,试问在教育过程中有没有如此扪心自问呢?这是师爱的归宿,这是师德的终极目标。
教育不只是给孩子以知识,不只是知识的启蒙,更为重要的是思想的启蒙,文化的启蒙,不只是成绩的关怀,更为重要的是人格的关怀、生命的关怀。教育的终极价值是对生命关怀与灵魂唤醒的追求。
卢梭认为: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在生长之外别无目的。而审视眼下的教育,只是把学生作为一种容纳知识的器皿。我们究竟还要错多久呢?当我们的苦口婆心、谆谆教诲换来的是学生的厌恶与“心苦”,我们教育的价值又何其存在。强权式的、挤压式的教育,使我们的孩子经受的是精神的压抑与失望,他们的灵魂不是被合理的塑造着,而是被野蛮地扭曲着。素质教育已经被召唤了多少年,可是应试教育却愈演愈烈,这种扭曲地、变态地发展令人汗颜。“让教育回归本真,还生命以鲜活,给孩子一片滋养有灵魂生命的沃土。”生命需要自由的空间,生命需要生存的原动力,生命更需要爱的滋养。
教育的灵魂即生命地生长。有灵魂的教育应以关注人、关注生命的成长,关注生命的质量为出发点,对每一个生命个体充满终极关爱,把学生看作是成长中的人。我们应该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我们要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奇迹。一枝从淤泥中长出的夏荷,竟能开出雪一样纯洁的花儿;一只小小的黑色的萤火虫,竟能在茫茫的黑夜里,发出星星般闪亮的光;一条软弱无骨的蚯蚓竟能在坚实的土地里如游鱼在水中自由穿梭;一只毫无起眼的鸟,竟能在枝头像歌唱家一样唱出婉转的歌曲。每一个生命都是个奇迹,更何况是我们人类,我们与生俱来的倔强,不屈不挠,勇敢向上,使我们的生命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从雅斯贝尔斯的话语中我看到了教育的使命:用人间的情怀润泽心田,用生命的智慧拓展生长空间,用丰富的学识垫高遥望田野……让我们踏出灵魂教育踏实的步履,以心的邀约,从尊重生命开始寻找教育的“灵魂”,度过自主而充实的每一天。
每天清晨诵读如下文字,对我们的教育乃至人生都是极具启发性,愿与大家共勉:善念是一粒种子,善心是一朵花,善行是一枚果实。种下一个善念,收获一种良知;种下一种良知,收获一种道德;种下一种道德,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
 将“充满灵魂的教育”作为我一生奋斗的目标,“让师爱进行到底”不会是一句空话,行走在教育的路上,将“爱与责任”永驻心间!
20141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广电东路194号 邮编:213162 电子邮箱:jswjmh@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70076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市教育局整治有偿家教举报电话:85681336
师德师风举报渠道
校长电话:13915019600 邮箱:wjmhjh@163.com 教育局主管电话:0519-8631268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