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点亮孩子的心灵
记得才踏上工作岗位之初,怀揣着梦想,站在三尺讲台,当时的自己是多么骄傲!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课务和学生的一系列状况磨灭了当初的梦想。当时的自己懵懵懂懂,遇到头疼的学生时,时时刻刻在尝试,也愿意尝试各种方法,甚至经常会傻傻地抱着一本书,看看那些名师有哪些方法有用,尝试着去做。在这过程中碰到各种各样的麻烦和挫折,那时候总是想我要不是新教师该多好啊,遇到这些问题我就会处理,就能对任何事都游刃有余。
时间不停地在转动,到现在我已经工作五年了,从一个黄毛丫头变成了一个孩子的母亲,我理所当然地觉得我已经是一个老教师了,不再是稚嫩的新教师了,然而一次次学校组织的道德讲堂的开展,以及师德讨论大会的召开,让我重新省视了一下自己,我真的有经验吗?不,我的心在说实话。也许我在教学中有了些许的进步,但如果要面对现在的学生,我还是一个“新”老师。
现在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网络信息渠道发达,他懂得比你都多,他们追星、不服管教、以及打架、斗殴、讲粗话、学习欲望不强。所有这些,难免让我们会在不自觉中用放大镜来看待学生的行为,或是用怀疑与否定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行为。这就常常导致我们会用一些激烈的手段来对待学生,我们还会义正言辞地对自己说,这也是为他好,严师出高徒嘛!事实是这样吗?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学在改革,那这样根深蒂固的思想不也需要改革,甚至需要连根拔起。现在的学生缺少真正的关爱,这是我这几年的感觉,学生脸上没有多少笑容,我们不能改变他的家庭,但至少能让孩子在学校能够快乐,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不是教条,而是潜移默化的让学生自己树立起来的。
我们不要对学生的期望太高,常常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学生是人,是个独立的个体,他是有思想的。除了爸妈,老师就是他们的崇拜者,他们希望我们能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当他所感受到的和他期望的不同时,他就会成为一个没有灵魂的个体。这是我们想看见的结果吗?
作为一个“新”老师,我仍在不断尝试,用我们老校长的话说,当你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孩子,你就会想尽一切办法让他们学得开心,学得快乐了,我正在努力这么做着,我也希望自己永远是一个“新”老师,有新的心态,不断向学生学习,能和学生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