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树行风 用爱暖校园
——师德建设大讨论学习反思
马杭片教师 “争当三好教师”师德建设大讨论动员大会,在2013年的最后一天拉开了序幕,这是对全体教师在师德修养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也是在走过2013年教师在师德意识方面所暴露出来的的种种问题的提醒和纠正,同时也通过实际行动在2014年中不断反思、自纠,让良好师德意识、行为,播种到每一位教师的心里。通过这短短的一个多小时师德会议,却让我深深感受到师德需要在每位教育工作者心里生根开花结果。
一、以师德践行良好师风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所以教师一定要以良好的师德师风投入到工作中。
教师是吃良心饭的,只有不断提高自我的思想、文化、师德素养,才能真正肩负起教书育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所以要以身作则,要有责任心,它是一种使命感,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行为的细节上。责任心是“以身作则,爱岗敬业,心存大爱”的巨大动力。教师在孩子的心目中有很大的作用,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自己首先就要做到。我们要严于律己,经常进行自我批评与自我反省,发现自身不足的同时,积极纠正,给小朋友留下一个美好的教师形象。因此,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
二、以博爱温暖校园角落
通过大会的师德报告,对老师们时时敲醒着警钟,违反师德的十大事件中,我也在自己对照、反思,我有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了吗?虽然平时经常说要面向全体幼儿,要公平公正对待每一位幼儿,但事实上我们真正做到了吗?
我常常在思考,我们能给孩子们什么样的爱?在教学活动中我们给予了孩子什么?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又引导孩子什么?是偏爱还是博爱?是知识还是能力?是思想还是束缚?我们可以选择爱人,选择职业,却不可以选择幼儿。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可每一片树叶都有属于自己的美。班级里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因为每一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情感、思想。有时候我们会当着孩子们的面说:“某某小朋友表现不好,老师不喜欢你了,把你送到小班去吧”等等之类的话,孩子们听到这些话,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们也常常这样抱怨:“某某小朋友太调皮了,看到他就头疼。”。然而,让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这样的教育方式恰当吗?《指南》要指出,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所以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的比较,而这样的方法我们确实运用起来了吗?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去爱孩子?爱某个孩子,爱某些孩子?爱听话的孩子,爱表现突出的孩子?不——这样的爱是偏爱!基于责任,我们的爱不应是偏爱,而应是博爱!带着博爱的眼神去看待每一个孩子,让孩子们在充满鼓励的目光中找寻成功和自信。渐渐地你也会发现自己在付出爱的同时,也收获了许多。
所以,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来坚守这份爱,用“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爱,是教育的魂”,来提高自己教育的师德意思、责任意识。工作中,我既是老师,让孩子们懂得道理,学习技能。又是朋友,和孩子说着你的悄悄话。既是妈妈,呵护每个孩子的健康,又是伙伴,在游戏中和孩子一起快乐的玩耍,当和孩子在一起,你会感觉到自己始终保持着一颗年轻的心,快乐的心,一颗童心。让我们的博爱温暖校园里的每个角落,让暖阳回荡在校园上空。
马杭中心幼儿园
吴紫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