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与奉献
爱心、奉献,我们时常挂在嘴边,可我们做到了吗?也许,因为收入的微薄我们发过牢骚,也许因为没有评上更高职称我们曾愤愤不平,也许因为生活的枯燥单调我们消沉过,也许因为学生的调皮捣蛋我们正怨天尤人,也许,我们也许有更多的也许……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显然,爱心的奉献不是斤斤计较,不是患得患失,不是长嗟短叹,也不是简单的付出。因为这样的付出心底是无奈的疲倦,是对所剩无几的忧虑,是对等价交换的期盼。
爱心的奉献,是一种精神愉悦,一种价值的体现。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师友,是爱的最佳体现。通常会再现这样的现象,学生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很容易接受该老师的教育。因此,教师与学生建立好良好的师生感情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而重要的方法。要用尊重、平等、爱护等人类最崇高的情感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效应。
著名作家雨果说过:"世界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心灵"。爱学生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要宽容,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当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学生。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类存在,人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与价值取向的多样性就存在。所以作为教师对学生要宽容,豁达,教师要同情那些缺少天赋,在生理上有某些缺陷的或者成绩差,或者犯了错误的学生,用同情心去唤醒儿童的上进心,自信心和自尊心,用热情和温暖鼓励学生充满信心地学习和生活。
教师良好的思想品行将是教师最伟大人格力量的体现。一位哲人说过,道德能弥补才能的不足,但才能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不足,这充分说明了“为师先修德”的极端重要性。“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教师师德的最好写照。爱心的奉献是写在我们脸上的热情和朝气;爱心的奉献是危难时刻舍身保护学生的壮举;爱心的奉献是平常日子里老生常谈般的说教;爱心的奉献是炎热夏天的一杯热水,冬天的一件寒衣,暴雨中的一把雨伞;爱心的奉献是山间小路家访的身影;爱心的奉献是书桌旁边燃烧的烛光;爱心的奉献映照在学生灿烂的笑脸上,爱心的奉献也播洒在学生悔恨的泪水中……爱心的奉献,就是“俯首甘为儒子牛,沥血愿作吐丝蚕”的崇高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