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对于我们教育者而言,从教育学生的角度看是指教师热爱学生之心,把学生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学生的成长,即师爱,它至少包括:细心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关心学生;耐心教育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我们教师是否有爱心是成功实现爱心教育的先决条件,即必须遵循以爱育爱这一原则。因为学生在校长期受到老师的教育熏陶,老师的行为、思想在潜移默化中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模仿。日积月累的影响其结果是学生在老师的爱中学会的是爱,在老师尊重中学会的是尊重,在信任中学会的是信任,在理解中学会的是理解。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的那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人的心灵,就像一朵小花一样,它不知不觉地吸收太阳的光,它永远需要太阳,需要太阳光辉。”未成年人需要爱,学生需要爱,同时他们也需要爱与教育。一个学生被教师认定是“差生”,这对他们心灵的伤害是无法弥补的,有的将影响他们一生。因此,歧视对学生成长是不幸的。而在目前教育下,这样被另眼相看的学生还很多,他们的心灵很早就感知社会的残酷,感受自身价值的被忽视,当他们进入社会后,怎会去关爱社会,关爱他人?思考其源头,是无爱教育导致了他们对社会无爱。多一份爱,就可能为社会多造就一个有用人才。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懂得爱,要去关爱学生,要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需要有爱。在学校中应开展爱心教育。学校的活动主体无非是教师和学生,这样爱心教育就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倡导教爱;二、培养友爱;三、教学生自爱。
师爱,则要关怀学生的生命与健康;关心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必须首先树立平等的观念,即人格平等,要具备更好的文化素养和更成熟的心愿,要尊重学生。教育者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是学生对我们的肯定、折服和依恋。没有平等,没有尊重,没有理解就不可能有爱。尤其要把爱更多地关注于基础差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信心,用爱去感召他们。“亲其师”方能“信其道”。我们需要学生“信其道”,则要思考我们在教学中付出了多少爱心和耐心?是否爱发怒,一个容易动怒的班主任和教师不会是一个好的教育者。因此,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我们教育成功的重要保障。
徐亚艳
杨区新市民小学
做一个懂爱的老师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教师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素质的培养,教师是先进科学文化传播的使者,所以我们必须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去感召下一代。
一、人文关怀,精神建构:
我认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的理念,要注意学生、人文关怀、精神支持,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具体表现在对学生人格尊重上,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充分发展。为学生的成功做出不懈的努力,要使学生在获得科学的同时,获得精神的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格,丰富儿童的精神世界,使学生“获得爱、懂得爱、学会爱”。
二、终身学习,持续发展
我作为一名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自我思想道德建设,要适应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一定会终身学习,不断学习,改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敢于创新。
三、注意小节,修炼人格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关注的方面,往往起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学生眼中的教师都是具体的,所以我们必须注意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我要以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学生。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今天做起,我要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带动更多的具有高素质人的诞生,培养学生现代人具有的素养。
四、乐于奉献,实现自我
教师需要一种奉献精神,要具有创新意识、进取精神,建立平等的思想,建立服务育人的理念来实现自我价值。
于利艳
杨区新市民学校
师德反思
我认为:师德是社会公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符合规范、又具有教师职业特点的一种行业公德。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也是国家的一个公民,必定要做好作为一个公民所要做的。作为小学老师,平时的为人、在学生面前的言行,尤其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学生,会深入他们的内心,影响他们正常举止,甚至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关于师德,我认为“敬业、爱生”是师德的根本。
关心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不管他的成绩、家境如何,努力为每一个学生在班里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不管这个进步是大还是小,是学习还是其他方面的,我的平时必须从小节抓起,重视人格的修炼。我要以先进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学生,作为学生的榜样、引路人,要做到为人师表,时刻铭记——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活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贺兴俊
杨区新市民学校
师德学习反思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而赋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一、热爱每个学生,诲人不倦
在师生关系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教师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把自己的知识、才能和毕生精力无私地奉献给学生。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喜欢听话的、聪明的、漂亮的学生是容易的,但要热爱淘气的、不够聪明的、有这样或那样过错行为的学生却不是很容易的,这就需要教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爱每一个学生,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特别是我们新市民学校的学生,更需要我们教师的关怀,因为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多方面都不够良好,这就需要老师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千万不能动则打骂,或变相体罚学生,如这样,则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有句话说得好:“好孩子是有夸出来的”。我深有同感,在我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淘气、聪明的孩子,我就采用夸的办法,找出孩子身上的闪光点,放大闪光点,结果,本不爱学习的孩子在老师的表扬下,不断改变自己,变成了一个特聪明、特能干的优等生。
二、教好功课,一丝不苟:
认真教好功课,这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不仅要教好学科课,而且要教好活动课程。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还有诱人方面需要不断自我完善。
一、对学生多一点理解,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关切同,而少一点批评,少一点失望。既不能打骂或变相体罚学生,更不能不管学生。
二、时刻要求自己:“育人先做人,正人先正已”
三、以身作由,要以自己的言行感染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格观和道德观。
四、帮助学生检测和反思自我,明确学生目标,端正学习态度。
五、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力。
希望通过本次师德学习的反思,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能更上一个台阶,做一个学生喜爱信任的好老师。
蒋红梅
杨区新市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