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组织建设 教代会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教工之家 师德师能 六五普法 年度考评 党建首页
  教代会 更多>>
  年度考评 更多>>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工会工作>>师德师能>>文章内容
学生感谢我们,还是我们感谢学生
发布日期:2014年01月19日     点击次数:     作者:缪宏亮      来源:本站原创

学生感谢我们,还是我们感谢学生

缪宏亮

  有一位病人,不幸患上了一种疑难杂症,四处求医,但是毫不见效,正当他濒临绝望之际,他有幸遇到了一位经验十分丰富的好医生,这位医生虽然也没遇见过这种病症,但是他毫不放弃,经过多方查找医书,自己钻研琢磨,在对病人进行多种方案的治疗后,终于把这位病人的疑难杂症给治好了。病人痊愈后,自然对这位医生千恩万谢,有如再造父母。谁知这位医生却微笑着地对他说了一句:“你不用感谢我,我该感谢你才是。”病人大感奇怪,你治好了我的怪病,怎么反而要感谢我呢?医生说:“本来我也不会治你这种病,因为你的出现,使我不得不想尽各种办法来治疗你,现在我已经掌握了你这种病症的治疗方法了,今后再遇到这类病症时,我就很清楚该怎么做了,所以我该感谢你才是。”

  我们且不说这位医生谦卑的态度和高尚的医德值得我们学习,单看这位医生的理念,确实不同寻常。在常理看来,当然是病人该感谢医生,因为医生治好了他的病,何况是这种疑难杂症。但在这位医生看来,他在治疗这位病人的同时,也积累了更加丰富的治疗经验,使他本人的医术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所以他感觉自己应该感谢这位病人。

  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教育,人们一向把教师看作人类灵魂工程师,认为教师是春天的雨露,滋润着稚嫩幼苗吐出一片片新绿;教师是闪亮的明灯,引导学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教师更是在家的慈母,点点滴滴吐出自己的真情;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教师只知奉献,不求索取……所以学生当然要对教师顶礼膜拜、感恩戴德,哪怕肝脑涂地也不足以报答教师的大恩大德,自古就有“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那意思就是哪怕只要当了他一天老师,终身地位就和他父亲差不多了。

  既然教师和学生在地位上是如此的不平等,所以教师对学生就是一种居高临下的给予和布施,我们常常教育学生要尊敬师长,见到教师要主动打招呼。我们的学生也做得很好,可我们的教师呢?从楼梯口遇到学生向你问好时,民主一点的教师可能会微一颌首,略作答复,有的教师则熟视无睹,不温不热,爱理不理,恐怕很少有教师也会如学生那般真挚的道一声:同学,你好;上课时,我们有些教师常板着脸,要求天真可爱、活泼好动的孩子正襟危坐,叫他们向左,绝不许向右,哪怕我们教师自己出现了错误,也不许学生进行反驳;更有甚者,我们有些教师,把情绪带到课堂,不分场合批评、训斥,甚至打骂学生,故意刺伤学生的自尊。

  当然,有时候也能看到师生之间的平等,那是在公开课上,经常也能听到这样的评语:“你真棒,老师都很佩服你了”,意思是老师本不该佩服你的,应该是你佩服我才对,如果有的学生拎不清,以为老师真的就佩服他了,那以后一定是有苦头吃的。还有:“这么难的问题你都能回答上来,你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请注意,这里的大家是不包括老师本人的,如果学生真的以为连老师都要学习他的精神,那一定是自作多情了。

  而且由于教学经验的丰富程度不同,各位教师演起这样的戏来高低也各不相同,有的新教师即使嘴上说出这样的佩服的话来,脸上的表情也往往不能配合好,一看就是假的。而一些老教师则能驾轻就熟了,刚才上课前还板着脸声色俱厉地在训人,顷刻间就煞有其事、笑容满面地在佩服学生了。其实佩服学生是不可能的了,即使要佩服,也是佩服自己竟然有这样的表演天分,没去当演员真是演艺界的不幸而是演员们的大幸。

  学生不应特别感谢教师的几点理由

  造成师生地位不平等的理由主要有两点:一是教师的工资不是学生发的,学生在学校读书只是交了一定的书簿费和杂费,没给老师一分钱,却可以从教师那里获取那么多知识。

  二是教师把拖着鼻涕的毛头小孩和黄毛丫头培养成一个个彬彬有理,知识丰富的绅士淑女,确实付出了很大的心血,需要教师不仅要付出体力,更是教学智慧的结晶,教学艺术的作品。

  冷静分析,这两点理由颇有些站不住脚,先说教师的工资问题,不错我们的工资和奖金的确不是学生发的,也不是家长发的。那么我们的工资和奖金是哪来的呢?是国家财政拨款,那么国家财政哪来的呢?不是来自于税收吗?学生的家长不是纳税人吗?我们拿着纳税人的钱来教育纳税人的子女,不就等于是学生的家长发给我们工资和奖金吗?至于民办学校的教师,那么他工资的来源就更明显了,就是学生家长发的。

  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服务,学生和家长是消费者,学校是提供教育服务的处所,没有学生那来的老师?这道理就同没有顾客就没有商家一样。学生和家长既然是消费者,就有权选择和获得满意的教育服务,他们有权选择学校、有权选择教师。所以学生才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臻完善,我们已经逐渐从卖方市场阶段进入了买方市场阶段,顾客就是上帝。虽说教育还没有完全从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对于优质教育资源还是供不应求,但这不等于我们就可以不尊重消费者,无视消费者的权利。当然我们不必对学生和家长卑躬屈膝,但也不该高高在上,至少要做到师生平等吧。

  再说第二点理由,不错,教师培养学生的确付出了很大的心血,可以说是历尽艰辛。但是教师职业也就是职业的一种,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不可缺的“伟大”之处和难处的。只要你敬业你就可以在这个社会上平等地站立,不用虚荣到自以为就是“灵魂的工程师”。作为千千万万种职业之一,教师和其它职业是完全平等的,教书育人完全是教师的份内事。教师领取了薪水,获得体制内应有的分配,尽心尽力地教好学生,这跟警察站好岗、农民种好田、工人炼好钢是完全一样的,想不出教师有因此比他人高出一等的理由。没错,是教师教学生识字,但农民给人们活下来的物质保证,工人让人们衣能遮体出行有车,军人让人们安心地睡觉,他们哪一点和教师不同?我们有没有也在他们面前低人一等呢?

  老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只是千万种关系中之一种,它只是产生“感谢”的可能条件和基础之一,并不能因此推理出先验的必须的无条件的“感谢”。当然,由于老师与学生这种某段时间里较为接近的教与学的关系,不仅在学习上教师要教会学生许多,在思想上,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成长,经常要进行心灵上的交流。他们之间可能产生深厚的感情和尊重,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并不存在一种先天的某一方对于某一方必须无条件的“感谢”。

  我们应该感谢学生的理由

  让我们再回到开始时那个医生的例子,医生治好了病人的病,反而要感谢病人,因为他通过这位病人学到了新的医术,使他向“名医”的目标又前进了一步。那么我们教师呢?有谁生来就是一个“名师”吗?我至今清楚地记得第一次走上讲台时的腼腆,第一次在全校老师面前上公开课时的紧张和战栗,正是因为学生们的宽容和崇敬,我才会成长为一位经验比较丰富的老教师。所有的老师不都有这样的经历吗?在这成长过程中,是一堂又一堂课的实验,一次又一次教育活动的积淀,当然其中离不开个人自身的努力和同事、领导的帮助,但帮助最大的是谁?是学生,是他们心甘情愿地给你做实验品,让你在不断地尝试和积累中慢慢造就你的一种教学艺术,慢慢造就一位经验丰富、游刃有余的名师。

  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对自己进行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让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

  除此之外,学生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尊重,值得我们感谢。

  卫生:谁都能看到,无论是冰冻三尺的严冬,还是汗流如雨的酷暑,是勤劳纯真的孩子给了我们一个整洁舒适的环境:一尘不染的地面,洁净的讲桌,特别是迎接上级检查时,最累的是学生……他们毫无怨言,也不求回报,只陶醉于老师一个满意的眼光,一句平淡的夸奖。难道学生不辛苦吗:学业的重负,家长的期望,老师的任务……难怪有外国专家说:中国最累的是中学生,其次是小学生。试想如果老师除了教学工作,还要天天打扫整个教室,又会有什么感觉?

  道德:学生稍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你会毫无顾忌地批评他,可事后,你的学生却不会记仇,当他在楼梯口看到你,又会无比真诚地道一声:老师,您好。他们不憎恨你,在他们幼小而纯洁的心中,你没有过错,老师永远是对的。也许你的责罚在他身上还没有消除,但只要你一声令下,学生依然会一如既往、兴高采烈地服从。换位言之,老师能做到这些么?你能对由于工作原因批评过你的领导和同事毫不记仇吗?学生这种宽容的美德不令我们肃然起敬么?这一颗颗对老师无比信赖的美好心灵不令你那威严的心怦怦振动么!

  几句后话

  不解决师生之间地位的不平等问题,就不可能有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支持者,组织者。教师如果以父辈自居,漠视学生的自尊,不懂得尊重理解学生,那么,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只会惟命是从,只会厌学自卑,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精神将会被禁锢、扼杀。

  只有抱着感谢学生的心态,才会有对学生最真挚的爱。我们才会愿意和学生在一起,不仅是十分功利地只关心学生的学习,冷冰冰地关注他们的成绩。也会关心学生的生活,当学生们参加完体育活动,满头大汗,我们才不会不忘了提醒学生脱衣服、穿衣服,防止学生着凉。当学生午睡时,我们才不会忘了关掉北窗,开好南窗。当学生的思想或心理出现问题时,我们才会及时地找他谈心,给他安慰,帮助他走上健康积极的道路。

  老师们,是学生给我们老师的事业送来源头活水,使人类教育之花常开不败,而且越开越灿烂;是学生给了我们一面镜子,使我们警醒和反思;真的要感谢学生,是他们使我们真真切切地不断在前进……不要再吝啬您的语言,真诚地对学生说声谢谢吧!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广电东路194号 邮编:213162 电子邮箱:jswjmh@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70076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市教育局整治有偿家教举报电话:85681336
师德师风举报渠道
校长电话:13915019600 邮箱:wjmhjh@163.com 教育局主管电话:0519-8631268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