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学期开学初的时候,沈小伟老师就跟我说过十月份将会开始信息化教学能手的比赛,当时对这个课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白板上拖拖写写,还有就是之前参加过学校里的平板课的培训。虽然鼓起勇气决定挑战这次比赛,但心里其实很胆怯,因为我对白板和平板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甚至都没听过这样的课。于是在忐忑中过完了国庆节,常州市的上课题目终于公布了,美术是四年级的《漂亮的房间》,当时觉得还不错,因为刚好我就上四年级,感觉可以教学比赛两不误。但是后来发现我们伟大的缪校长把常州市主办方这么艰巨的任务答应下来了,我是又惊又喜还有点犯难,因为要感谢缪校长的这个决定才让我走上了市级比赛,但也因为这个决定我顿时发现我连试上的班级都没有了,于是在各种困难中我开始了我的赛课历程。
首先,我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教学思路理清,整理出教案来,如果是普通的美术课,我想我一晚上肯定能搞定,但是这回是美术遇上了技术,到底怎样设计才能合二为一呢,让人觉得不是为技术而技术,还有这样的美术课的作业要不要在平板上完成呢?一大堆的问题快把我的脑子想爆了。于是我开始了发呆状态,自言自语状态,然后口袋里总有支笔和一张纸随时记录瞬间的想法,接着就是时不时的就去找沈小伟老师,看是否能解决我教学中的技术问题。经过袁校长的点拨,蒋惠芬老师的日夜陪伴,沈小伟老师的技术支持,还有徐伟杰、汪潮、徐小停教我如何制作课件,以及试上时五年级老师的配合,我终于开始了第一轮赛课。比赛的结果还算理想,但最大的收获是我感受到了不同老师对同一课的不同见解,于是我开始对十几节同题异构的课开始研究,研究每一堂课的亮点在哪?能不能用到我的教案中,而且还不能照用人家的,我能不能把这个亮点发挥得更优于对方,于是我开始一遍一遍的更改教学设计,终于在第九遍的时候,我自己都觉得我把美术教学和信息技术真正合二为一了,每一次的技术运用都是为了教学重点服务的,而且方法并不难,只是一个简单的app,学生就像玩游戏一样学会了本课的知识点,我觉得这才是课堂上真正灵活运用信息技术,而不是越难的技术就是越好的。所以不管是平板教学还是白板教学,当你硬着头皮走完一遍时就会发现其实真的不难,只是对它的熟悉程度还达不到平时使用的ppt而已,当然技术的运用也要根据课的内容来决定,像《漂亮的房间》这一课有一个知识点是关于房间家具的合理摆放,因为这在平时的课件里是很难做到家具360度旋转,而我听过的课中大部分是用白板拖动操作,但是还是做不到任意旋转,显得过于局限,所以我开始寻找相关的app,在不断的尝试后真的让我找到了完全符合要求的软件,顿时觉得这个软件发明者实在是太牛了,所以我觉得课堂信息化首先教师要先步入信息化的行列,我们可以从最熟悉的手机开始,因为大部分都是智能手机,可以在平时找一找相关的应用,说不定就是课堂上的一大亮点。
这一个多月,我经历了我从教以来最痛苦、艰难、紧张的一段历程,相伴而来的是幸福、快乐、幸运感。感谢学校领导,感谢各位老师,让我在一次次的修改,一次次的试教,一次次理念上的冲击中,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看待问题,重新认识、定位美术教学和信息化教学的结合,并将之尽可能完美地应用于课堂实践中。这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成长历程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脱胎换骨,化蛹成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