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组织建设 教代会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教工之家 师德师能 六五普法 年度考评 党建首页
  教代会 更多>>
  年度考评 更多>>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工会工作>>师德师能>>文章内容
我的成长故事
发布日期:2015年10月19日     点击次数:     作者:徐伟杰      来源:本站原创

       我做科学专职教师至今正好10年,所谓10年磨一剑,这10年,我付出过努力,也收获过成果。回顾自己从教以来的成长经历,虽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有的只是像我这样一名普通科学老师成长最真实的足迹。这10年,我用机遇、目标和努力三个词来概括。

一、机遇
和科学学科结缘始于2005年。记得那年暑假,学校决定,由我当科学专职教师,当时我很不知所措,因为我本来是语文老师,而且自认教的还是可以的;我校历史上也从没有过专职科学教师。现在回想,真可谓挑战和机遇并存,现在有很多人对我说,如果我还是语文老师,说不定早就被淹没在茫茫语文教师队伍中了。我在混沌中过了开始的两年,不过也挺幸福的,我是科学界的小年轻,公开课一般轮不到我;当时武进区还没开始搞科技竞赛,所以我也不需要在课后上兴趣小组,也没有比赛的压力;当时学校连实验室都没有,更不要网上实验登记管理,相当幸福。2006年,机遇来了,教育局组织在职教师报考研究生,要求是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工作满三年,我一看条件正好符合,果断报名,幸运地考上了,考研是我读大学期间的一个梦想,现在梦实现了,我还在读研期间遇到了我们小学科学界中的泰斗——郝京华教授。真正在科学学科上发展是在2008年,正好那年武进区科学教研活动在我校开展,我有幸登上区课堂教学课的舞台,也正是从那次磨课后,我才真正逐步走进了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大门。不过由于没有正规的师傅带,所以我基本只能闭门造车,不过我的机遇比较好,因为我们学校科学专职教师太少,所以每次有科学学科教学比赛都是我参加,我就顺便以赛代练,从07年至今我参加过四次区级以上教学基本功比赛,六次区级以上评优课比赛,并在三校联动、评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和评中高时经过多次的隔夜备课上课,下个月,武进区科学教学公开课,教研室王继伟校长还请我到时上一节课。一次磨课、一次比赛就是一次锐变。这几年下来,区级以上的比赛我用“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形容,而我就是那个铁打的营盘。虽然现在会有老师对我说:你运气真好,这么多公开课的证明、奖状,我们语文、数学怎么怎么的。但在这我要说,机遇并不是总是会垂青于某一个人,而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所以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目标。
二、目标
作为老师,我们必须要有两个追求:一是职称,因为那是和钱有关;二是五级梯队称号,我的理解那是和面子有关。
先说职称,目前的职称很难评,去年我们学校是3个中高名额,20多个老师争取,结果我很幸运被选上了,其实也不是幸运,因为我一直把评中高职称作为我的奋斗目标,要被选上很难,关键是看条件。学历:我在2010年就拿到了硕士学位,教育:至今我有20多张各级各类的优秀科技辅导员证书;教学:我手中现有的区级以上基本功、评优课的奖状有近10张,教科研:我主持的课题获得了武进区优秀教科研成果的一等奖。这些既是我过硬的条件,也是我的分目标,这叫目标分解,这几年也一一完成了,所以评职称的时候自然在学校就脱颖而出。
再来说五级梯队目标。记得我刚工作时,领导介绍我学校一位教师时说她是常州市首届教学能手,我就觉得她特牛,都教学能手了,还不牛嘛。当时我的目标就是我也要当教学能手。2009年,我的机遇来了,那年的教学能手有一个要求就是至少一次获得区级以上基本功评优课二等奖以上,我正好符合条件,并在那年成功当选。结果第二年学校在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中提到教坛新秀和教学能手加分只能管5年,我一算么到2014年就加不到分了,于是我又定了新的目标,2014年之前一定要评到骨干教师,武进区的还不要,直接上常州市的,幸运的是在2013年这个目标如愿以偿。对于我来说,新的也是最直接的目标就是评上常州市学科带头人,当然,完成这一目标,也有很多分目标要去完成,譬如:上常州市公开课,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课题,基本功比赛在市级以上获得比较好的奖等等。
三、努力
一位名人曾经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目标的。有了目标,不付出努力还是空谈。
我参加过三届区基本功比赛,最近一次是2013年的。记得在2012年,省教研员卢新祁老师到我们常州来讲座,提到2013年要举行省基本功比赛,内容分六大块,最让我头疼的就是粉笔字,当时,区市教育局都没有下发通知,我就开始每天坚持练粉笔字,差不多花了半年的时间,从最初的惨不忍睹到后来的马马虎虎。为了应对即兴演讲,我经常听语文老师的课,研究即兴演讲的技巧,因为一般公布题目到正式演讲就3分钟的准备时间,不讲点技巧肯定是不行的。在这过程中还发掘了我的一项潜能,演小品。最难的要数理论考试,很多人都怕理论考试,但我们科学教师界还有人被称为考试机器,于是我就去向他们请教,研究他们是怎么应对考试的,慢慢地也琢磨出了自己的一些心得。
课堂教学能力,真可谓是博大精深。我刚开始是语文老师,课堂上话很多,我的师傅总是说我在重复着学生的答案,讲着很多题外话,后来我就改,除了教案上写的,尽量不说其他多余的话,师傅又说我不会变通,死背教案,左右都不是,特别是后来我变成了科学老师,连个师傅都没有了,怎么办,只有自学,我是有课必听,不仅是听科学课,而且还听其他学科的课,我在我的教室后面摆一台摄像机,把我自己上课的过程拍下来,课后再研究课堂的每个环节,当然也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指导和帮助,现在的许锡方老师就是我最好的搭档,他既像我的父辈,也像良师更是益友。现在,如果要上课,特别是公开课,至少我不再紧张,也不会想:真倒霉,又要上课了,我想,每一次上课,都是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最后,我用这句话作为我今天的结尾,与大家共勉: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感谢大家的聆听,如有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广电东路194号 邮编:213162 电子邮箱:jswjmh@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70076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市教育局整治有偿家教举报电话:85681336
师德师风举报渠道
校长电话:13915019600 邮箱:wjmhjh@163.com 教育局主管电话:0519-8631268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