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组织建设 教代会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教工之家 师德师能 六五普法 年度考评 党建首页
  教代会 更多>>
  年度考评 更多>>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工会工作>>六五普法>>文章内容
马杭中心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
发布日期:2016年12月24日     点击次数:     作者:袁晓红      来源:原创

 

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开展法治宣传

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和省、市、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提高师生员工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落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法治江苏建设新要求,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入开展教育系统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切实提升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为深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武进作出新的贡献。

二、主要目标

进一步健全学校普法宣传教育机制,丰富载体和形式不断,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增强。不断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体系。使师生员工的法治意识、法律素养和依法办事能力明显提升,依法治理进一步深化,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局面。

三、主要任务

(一)落实“七五”普法规划任务要求

1、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深入了解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深刻领会讲话中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不断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把学习宣传宪法摆在首要位置,认真组织好“12·4”国家宪法日暨全国教育系统宪法学习日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健全完善宪法日教育仪式和内容,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不断提高教育系统的宪法意识。

3、深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宣传与宪法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结合教育实际和需要,大力宣传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教育法律法规,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与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教育系统践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突出学习宣传党章,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各项党内法规,教育引导教育系统广大党员尊崇党章,遵守党内法规。

  5、深入开展校园法治文化建设,鼓励法治文化作品创作推广,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引领与熏陶作用。坚持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美德,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健全守法信用记录,完善教育领域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

(二)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1、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系统化、规范化。发挥法治教育的课堂主渠道作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将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尊崇公序良俗,牢固树立规则意识、平等意识、诚信观念和契约精神。

2、积极探索法治教育的规律与特点,以宪法教育和权利义务教育为重点,将规则教育、习惯养成与法治实践相结合,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安排教育内容、教育重点和方法途径,坚持落细落小落实,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方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坚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注重发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网络文化的重要作用。

3、充分利用整合各部门和社会的法治教育资源,形成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新格局。

四、工作举措

(一)提升法治素养

1.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学法要求,将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教育系统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

2.全面提升教师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结合学校依法治理需要,贴近教师工作生活实际,有针对性地宣传教育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依法参与学校管理、依法维护自身和学生合法权益的能力。将法治教育列为教师全员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组织开展教师法治知识竞赛、法治教学观摩、法治演讲、专题培训、报告会、研讨会、参观考察等多种方式,确保每位中小学教师每年接受一定课时的法治教育培训。

    (二)推进法治教育

1.坚持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完善法治教育课程体系,深入推进法治教育“四落实”,着力解决法治教育在课时安排、师资配备与培训、教研科研、经费保障、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依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在有关学科课程、学校活动和文化建设中有机融入法治教育理念和法治教育内容。在中小学普及宪法基本常识,逐步使青少年树立宪法意识、巩固国家观念。在相关科目考试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不断改进教学评价方式,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纳入学生考核评价中。

2.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活动。在开学第一课、班队会、社会实践、毕业仪式等活动中有机融入法治教育内容。结合学生认知特点,举办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治夏令营等活动,结合安全、禁毒、国防和防止学生欺凌等专题教育,增强学生法治意识。根据青少年学生需求,学校每学期要至少举办一次法治讲座,开展一次法治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服务活动和社会公共事务,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运用能力。进一步加强学校家长学校建设,建立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充分发挥家庭和其他社会组织的法治教育力量。

3.加强对学校法治教育的评价与考核。将青少年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学计划,保证法治教育时间。把学生法治教育综合情况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与教师业绩考核、学生操行评定等挂钩。积极创建法治校园,完善校内法治教育的宣传栏、张贴画等,营造良好的体现法治文化的校园环境。

(三)加强普法队伍

1.提升法治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根据教育局安排,在核定的编制总额内,配备1至2名专任或兼任法治教育课教师。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师的专项培训,力争培养一批优秀青少年法治教育教师。

2.加强兼职法治教育队伍建设。从司法、消防、公安、医护、环保等部门聘请兼职法治教育教师的制度,进一步增加法治教育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内容。畅通服务渠道,完善聘任管理与考核评价制度,加强分管法治教育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培训;进一步推动学校法治教育讲师团建设,完善人员流动机制、丰富活动形式,不断提高普法水平。

(四)创新法治资源

1.积极参加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酌情建设具备一定实践性、互动性教学功能的“法治教育教室”。

2.共享青少年法治教育支持体系。区教育局在“七五”期间实现全区中小学都能通过教育部青少年普法网共享优质法治教育资源,实现数字化、情景化、生动化的法治教育。学校要积极参与,参加青少年法治教育课件大赛、青少年法治知识网络大赛等活动,主动与相关单位或组织联系沟通,共同搭建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合作机制。

五、组织领导

(一)健全教育普法的领导工作机制。继续设立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普法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校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并指定德育处负责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教育普法严格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制。

(二)强化普法经费保障。学校要将法治宣传教育相关工作经费列入年度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统筹安排经费,积极支持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教师法治教育培训、教育教学研究、购买服务和相关表彰等工作。

                                     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2016.12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广电东路194号 邮编:213162 电子邮箱:jswjmh@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70076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市教育局整治有偿家教举报电话:85681336
师德师风举报渠道
校长电话:13915019600 邮箱:wjmhjh@163.com 教育局主管电话:0519-8631268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