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大家分享我的成长故事,我感到万分的荣幸。接到这个任务,思绪蔓延开来。如果要说我有什么特别之处,那用“苔花”来自诩再恰当不过了。 清朝诗人袁枚有一首不为人所熟悉的诗,叫《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苔花是青苔里长出的星星点点的鹅黄色的小花儿,也许我们在世界上再也找不出比这更小的花儿了。它渺小的身躯与之表现出来的坦荡荡的姿态,却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然而正是这巨大的反差显示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张力。不因自己的渺小而汗颜,不因自身的卑微而怯懦,它们同样尊严地、庄重地、堂堂正正地挺立于百花丛中,与牡丹竞放,与芍药争妍。 这就是苔花的风格,也是我的追求。记得有人说:“你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只要你很想很想──”而我的“很想很想”,就是执着、坚信、坚持、感恩。 一、执着——我的今天,孩子们的明天 我深知,人活着,没有积极向上、执著追求的精神,就永远不会有强大的动力,更不会有骄人的成绩。因此,作为教师,从走上三尺讲台那一刻,我就知道在我瘦弱的肩膀上,站着的是孩子的未来。这份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不敢有丝毫的马虎与懈怠。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我的那篇《同是外来的我与你》,那就是走进马小、走进这群孩子的最真实的内心写照。无论是作为一个稚涩的新人,还是被繁重的工作所累,甚至是在人生的低谷,我始终没有卸下这份责任的想法。只要我站上讲台,只要我捧起教科书,我的目光就聚焦在孩子们的身上。就像那小小的苔花,即使不引人注目,即使无人喝彩,依然那么执着地开放,认真地把自己最美的瞬间,毫无保留地绽放给了这份事业。 二、坚信——腹有诗书气自华 读书十几年,总觉得以这样的知识积淀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已经绰绰有余。可是当我真正走进课堂,才发现我们的工作有时候竟也需要像苔花一样。即使只有丁点儿的阳光与雨露,也要收集起来,化为己用。于是,我总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挤出那么丁点儿的空隙,用书籍来丰满自己的精神世界。 阅读《教育法》、《教师法》、《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使我的工作更加规范与科学;大量的儿童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案例,使我的教学找到了理论的支点,也更具艺术的魅力;而知名儿童作家的优秀作品我也要读上一读,它们让我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一个个教育故事在《武进教育网》上刊登了,一篇篇反思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中发表了。从阅读到悦读,让我的成长脚步踏实而坚定,让我的成长心态自信而豁达,让我的成长历程厚积而薄发。 三、坚持——梅花香自苦寒来 年轻人要想有进步,除了要多动脑外,努力更为重要。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就是这个意思。课堂是我们一线教师的主阵地。我的努力首先就从备课做起,熟读教材,多看参考,到网上查资料,将课本的知识首先融入自己的脑中,嚼烂了、悟透了,也就有了自己的见解。然后,结合学生的特点,用最简单最明了的方式展现出来,再添加一点幽默风趣,融入一些诗情画意,还怕学生不喜欢?这是我对自己教学最基本的要求。 在此基础上,我开始慢慢培养自己“示众”的勇气和自信。熟悉我的人都知道,张晓丹很忙。岂止用一个“忙”字能涵盖我这些年的努力与付出。区级的评优课、市级的工作室研讨课、五县一市的展示课。大大小小的舞台,我忙并坚持着,累且快乐着,苦却收获着:常州市语文骨干教师、常州市减负增效优秀教师、常州市教学能手、武进区优秀教师、武进区优秀班主任…… 四、感恩——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虽然,我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可我仍然要说:“让我坚持到现在的,是我背后的那一群人。”每一堂公开展示课,每一次教学比赛,我都不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战,在我身后的,是我们马小一群人的智慧与支持。在这里,我不得不提到一心为校、教艺精湛的亚洁校长,甘为人梯、无怨无悔的金玉主任,视为知己、全力以赴的李泱老师……当然,还有许多许多志同道合的战友们。是你们的鼓励给予了我力量,是你们的陪伴让我走到了今天,是你们的帮助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冀。在此,我想借助今天这个机会,真诚地向各位表达我的感谢。谢谢你们!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我知道只是教坛中一朵微小的苔花,却也想像牡丹那样开得阳光灿烂,开得芳香宜人。花朵虽香,凝聚的是众人的汗水,我不敢独享,更不敢窃自欣喜。我知道前面的路还很长,我要用我的执着和坚持来添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我要用我的坚信和感恩为马小奉献我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