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寒风瑟瑟,小雨淅淅沥沥地下着。马小南田楼五楼里暖意融融,洋溢着学习研讨的热情。马小全体品德教师在这里举行了道德与法治1月教研活动暨“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灵动结合”沙龙活动。整个活动氛围浓厚,研讨热烈,在认真倾听与主动交流中大家都受益匪浅。 活动伊始,朱君怡老师执教了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大家排好队》。朱老师第一次执教道德与法治公开课,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前期备课、磨课,付出很多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朱老师给大家展示一节有着明显学科味儿的品德课。本课分为“为什么要排队”、“哪里要排队”、“怎样排好队”、“排队要礼让”几个板块。让学生回忆过去、指导当下、引领未来,通过情景设计、活动感受、实地练习等方法,让学生懂得遵守公共秩序的重要性以及正确方法,并且指导了行为。最后的“比一比”加星表,更是将教学延伸到课堂之外。初步实现了“麻雀”变“大雁”的转变,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接下来的评课议课环节中,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讨论中进一步领悟了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课堂教学的方法。最后徐亚洁校长总结:徐校长首先肯定了朱老师的课演绎得不错,但品德课堂教学不同于语文教学,要“讲理”,更要重“导行”,道理应该在导行过程中渗透,不要硬套。其次,品德课注重情趣性。要尽力创设一个大情境,一个行为活动中合理巧妙地安排进各种排队,这样对更自然生动。最后,教师要依托教材,但不依赖教材,多寻找一些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有更多的切身体会。这样,于童真、童趣中组织活动,让学生快乐、自然地懂得道理,进而指导行为。 第二部分就是“道法教学与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灵动结合”沙龙活动。参与活动的老师就主题发言讨论,明确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渗透在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语数英、道德与法治、甚至美术、科体育等课堂教学中都必须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和纠正。学生的任何细微言行都应被关注和重视,发现好的,树立榜样;发现不好的,即时纠正。这样,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相信:付出和努力会有成果,学生好的行为习惯亦会逐步养成。学生中心杨建媛主任以潘兴芳老师总结的班干部职责分工和文明监督岗检查内容为纲,为老师们讲解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并提出要求。最后,徐亚洁校长告诉大家:学生的行为习惯最终还是落实在常规上。老师们,特别是班主任老师要利用夕会课、道德与法治课等时间,教育学生、培养习惯,在班级开展自我督促和互相监督相结合的检查机制,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将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灵动而切实地做到实处,做进学生的心里。 本次活动,集观摩、学习、交流和培训于一体,让大家耳目一新,不仅使老师们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有了更清晰地认识,更好地提升专业素养,还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一目标具体化,给老师指引了方向,明确了方法。我们需要做教学的有心人,勤于观察,主动探寻,不断思考,脚踏实地,做专做好。发现教育中的美,享受这种美,我们也能成长为更好的自己。





(马杭中心小学供稿 摄影:杨建媛 撰稿:丁晓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