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问题情境,通过摆方块、拨计数器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 算方法,初步理解先用几个十加、减几个十,再将算出的结果与几个一合起来的 合理性。
2. 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比较 计算方法的相同点,培养初步的推理意识和运算能力。
3. 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 价值,产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加减运算要在相同数位上进行。
教学过程:
一 、游戏激趣,复习导入
分组出示:4+5 9-3 12+3 18-5
提问:你是怎么算的?
指出:一位数加减一位数,用几个一加减几个一;十几加减几,先算几个一
加、减几个一,再把结果和一个十合
一 、多元表征,理法相融
(一)看一看,说一说
提问:仓库里原来有多少个鸡蛋呢?
指出:3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就是34。这里的一、十是我们已经学过的计数 单位。
情境:又收集了20个鸡蛋,现在一共有多少个鸡蛋呢?
提问:从题目中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呢?
追问:应该怎么列算式? 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指出:把 34个鸡蛋和20个鸡蛋合起来,等于总的鸡蛋个数,用加法计算。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解决两位数加整十数的计算。
(二)画一画、摆一摆
学生活动,汇报展示鸡蛋图和方块图 3 4 + 2 0 其 实 就 是 算 什 么
小结:通过鸡蛋图和方块图这样的实物,我们可以发现,都是先算3个十加 2个十合起来得5个十,再把5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得54。
(三)拨一拨,填一填
学生汇报,展示计数器
指出:3个十和2个十都表示几个十,它们的计数单位相同,都是十,所以 我们只要把十位上的3和2直接相加就可以了。
提问:回顾刚刚的拨珠过程,其实就是先算什么?
提问: 比较这三种方法,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小结:是的,我们都是先算几个十加几个十,也就是先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
相加,再把结果与几个一合起来。
(四)说一说,连一连
提问:你能在这三种方法里找到哪里表示30+20吗?50+4又是图中的哪两
个部分合起来的呢?
(五)看一看,想一想
提问:你能用今天的知识说一说算盘上为什么这么拨吗?
指出:也是先算30+20=50,只是在算盘上下珠加2不够,珠算上要用到算 法:加五减三;然后再算50+4=54。
小结:看来,不管是鸡蛋图、方块图、计数器,还是算盘,都是先算几个十 和几个七相加,也就是先把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再把结果 和几个 一 合起来。
三 、自主探究,比较归纳
(一)自主探究
出示:拿来34个鸡蛋,蛋糕师傅用掉20个鸡蛋。
提问:你能根据这些条件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解决?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呢?
指出:是的,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求还剩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学生活动
提问:通过计数器拨一拨,谁能来说一说34-20,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比较归纳
提问:回顾34+20和34-20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
小结:是的,不管是加还是减,都是先算几个十加、减几个十,也就是先把 相同计数单位的数相加、减。再把算出的结果与几个一合起来。
四 、分层练习,提升认知
1、“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14+50 86-60
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算一算、说一说
2、“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60+20+7= 40-10+3=
67+20= 43-10=
提问:观察每组的两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明确:上面一题其实就是下面一题的计算过程,也就是要把几个十和几个十 相加、减,再把结果与几个一合起来。
3、“想想做做”第3题
分组出示:42+30= 42-3Q= 有 什 么 发 现 ?
30+64= 64+30=
27+40= 67-40=
小结:通过三组算式的对比,计算的时候既可以用今天学习的算法来计算, 也可以根据有关联的算式得出结果。
4、解决问题
出示:(1)收获番茄40个,辣椒36个。你能看图讲一个数学小故事吗?
(2)拿走30个辣椒,还剩多少个?
5、拓展
3□+20=5476-□0=26
指出:既可以利用今天学到的方法来思考,也可以运用算式间的关系,想
有关联的算式来解决问题!
五、结构整理,算法迁移
谈话: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一位数加减一位数,今天我们一起研究 的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我们以后可能还会学到什么加减法?
追问:猜一猜,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应该怎么算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