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素芬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已经三十一个春秋,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有工作上的烦恼,也有看到自己学生成长进步时的喜悦。在三十多年的工作中,她一直脚踏实地、任劳任怨,用教师真诚的爱,赢得了学生纯真的爱。以爱心和责任为教育的突破口,注重情感教育,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用爱心、细心、耐心、诚心关爱每一个学生,对学生倾注了自己无私的爱。 自86年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担任低年级班主任,信奉“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他,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这句名言,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她更是关爱有加。特别是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基础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流动儿童没上过正规幼儿园,在语言沟通上存在障碍,还有许多孩子不懂握笔,不会写字,她都手把手地不厌其烦地一个个地教,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从不会因他们不懂而去指责他们,而是给予关爱和帮助。孩子铅笔秃了,她帮孩子削尖;孩子不舒服吐了,她亲自把秽物拖干净……她像妈妈一样关注、关爱每一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在生活上处处给以关怀,天气变化时提醒孩子们加减衣服;学习上耐心地帮助那些有困难的学生,不厌其烦地讲解;在行为规范上严格进行反复训练,善意地指出孩子们存在的不足,及时引导,体现教师更深沉的爱。课余时间经常与孩子们聊天、做游戏,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真挚的爱。班主任给学生的爱,应该比母爱更细腻,更纯洁;应该比父爱更广博,更高尚。 有一年开学不久,班里一位学生家长来找她,满脸愁容,欲言又止。原来孩子的奶奶去世了,孩子的父母急着赶回老家料理后事,至少要一星期的时间。把孩子带回去又怕耽误了学习,放在这边又没有其他亲戚,怎么办?她知道情况后毫不犹豫:“这几天孩子就放在我这儿吧,你们放心地回去吧。”每天上学、放学她把孩子带来带去,回家后给孩子做上可口的饭菜,晚饭后再给孩子认真辅导作业,一切安排得忙忙碌碌却又井井有条。有一天夜里,她听见孩子房里有动静,起床一看,原来孩子半夜醒来想妈妈了,正在偷偷哭泣。她赶忙搂住孩子,轻声安慰:“孩子,别哭,妈妈不在身边,蒋老师就是你的妈妈!放心睡吧!”依偎在她温暖的怀抱,孩子又渐渐进入了甜蜜的梦乡。这就是爱!朴实真挚,平平淡淡。 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会遇到后进生,后进生虽然只是少数,但他们往往集许多缺点于一身,给班主任工作带来很多麻烦,他们不仅容易犯错,而且改过来之后极容易再犯。针对这样的情况,她总是用宽容去温暖学生的心灵,让学生知道错误所在,并引导他们把自己的缺点找出来,然后逐步改正。有一个男孩,在班里经常惹是招非,稍不如意就以拳相报,老师批评时还要朝你斜眼睛,满脸不服气,确实让人头痛。他就想在班里称王称霸,若靠简单的批评教育是难以改变他的,为此蒋老师翻阅了一些有关心理学的书籍,了解到这孩子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必须慢慢地疏导、矫正。蒋老师下决心以极大的耐心帮助他改变目前的状况。她利用课余时间和孩子聊天、谈心,从中了解到他从小父母就离异了,平时犯了错,爸爸总是棍棒教育,养成了不服气的性格。为此蒋老师和家长取得了联系,共同商讨了一套方案,他们双管齐下进行引导,提一个小的要求、给一个大的帮助和鼓励,反反复复,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使孩子有了明显的改变,和同学也能友好相处了,学习上也有了很大进步,大家都说他好象变了一个人。 还有一个学生,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生病去世了,母亲也改嫁了,很少来看望他,平时生活和学习全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而奶奶不识字,爷爷的文化程度又很低,根本无法辅导他学习,使得他与同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课堂上精力无法集中,学习上缺乏自信心,说话细若蚊吟。看到这种情况,蒋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由于他家情况特殊,蒋老师没有给过他难堪,而是每次和言悦色地给他讲道理,鼓励他,帮他分析原因,想办法,经常与他的家人联系,共同关注他的成长。生活上,给与无微不至的帮助,那个老师家有适合他穿的衣服,蒋老师就要来送给他。零四年三月份,还特意在校长的带同下一起上门进行慰问,感动得家长连声说着“谢谢!”;学习上,每发现他的一点进步,蒋老师都会特意提出表扬。对于他做得不对的地方,便找他个别谈话,谆谆诱导,告诉他要如何如何做才是一个好学生,好孩子,给他信心,给他鼓励。一个多学期后,孩子脸上的笑容多了,说话的声音响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低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班级管理中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从细小做起,从点滴做起,在制定班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蒋老师在班级管理中,对出操、值日、上课、自习、课间等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标准,尽可能的细化。如卫生值日的标准是:地面无杂物、无纸屑;黑板必须用湿布擦干净且黑板槽无粉笔灰尘;打扫卫生的工具必须摆放整齐等。让学生可操作。要求和标准不是人人都能做好的,还需要通过强化训练、反复训练去培养习惯,并通过开展评比、奖惩等形式,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经过严格的训练,使同学们懂规矩、做规矩,在行为规范上受到了明显的效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么多年来,她的付出也逐渐换来了工作上的丰硕成果。历年来,她所带的班级多次被评为学校的“书香班级”、“文明中队”或“幸福中队”,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中,也都获得了优异的成绩,如眼保健操、广播操、拔河、跳绳、踢毽等比赛均获得了第一名,每月的黑板报评比几乎都是一等奖,本人也多次获得过马杭片“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或“南田育人奖”、“师德标兵”等称号。2010年8月还荣获了“第五届全国规范汉字书写大赛指导奖”,2014年4月被评为武进区“优秀班主任”。她与学生之间也有了深厚的感情,每逢节假日,她都会收到学生的贺卡、鲜花,或发来短信;带领学生外出游玩时,许多孩子都会热情地把水果或饮料送给她;她还常听到家长告诉她,孩子在家说老师工作是如何辛苦,对他们是如何如何的关心,如何如何的好,甚至还说家长都没有老师关心他们。也正是同学们纯真的爱激励她继续坚定地走下去,使她在教育的岗位上献出自己的爱,给孩子们阳光、雨露、春风,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