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首页 组织建设 教代会 规章制度 计划总结 教工之家 师德师能 六五普法 年度考评 党建首页
  教代会 更多>>
  年度考评 更多>>
  最新更新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专题网站>>工会工作>>计划总结>>文章内容
马杭中心小学“师德讲堂”建设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10年11月09日     点击次数:     作者:王红梅      来源:本站原创

为深入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我片广大教师积极投身道德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思想道德修养、学校文明程度和文明城市建设水平,根据《常州市“行业道德讲堂”建设实施意见》精神,就推进我校“师德讲堂”建设,制定如下方案:

一、重要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修养,立德为本”。教师队伍职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教育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不断加快,社会组织结构、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利益分配方式日益多元,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日趋多样,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的师德体系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挑战和冲击。建设“师德讲堂”,就是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搭建师德建设新载体,促进所有教师成为师德建设的主体,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身边人”,不断提升广大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文明程度,为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打造全国一流的教育强市提供思想道德保障。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弘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师德风尚,传播普通教师师德故事,推动先进师德理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建设一支德艺双馨、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

(二)主要内容

以个人品德建设为基础,以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着力构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四位一体”的行业道德体系,广泛开展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职业道德宣讲活动。

三、工作要求

(一)选树师德典型。紧密结合本学校实际,以师德标兵、师德模范、师德先进个人、师德建设先进团队等评选为载体,重点选树、培育一批师德先进个人和先进团队典型代表,在我片中形成学习师德典型、崇尚师德典型、关爱师德典型、争当师德典型的良好风尚。

(二)培育宣讲队伍。按照“自身素养强、道德素质高、文化修养好”的标准,建设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德讲堂”宣讲队伍,党员干部要带头宣讲,组织宣讲人员讲、师德典型讲、身边老师讲,通过讲他人、讲自己、讲身边的师德故事,使人人都成为“师德讲堂”的实践主体。

(三)创设多样载体。充分利用学习日、中心组学习等载体,定期不定期的通过集中学习、专题宣讲、观看影片、网上学习等形式,大力建设“师德讲堂”,每个单周二为集中宣讲日,各阶段轮流安排教师讲自己或身边的师德事例。在学期结束时,我片将收集、编写师德典型案例,使提升师德素养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

(四)体现实践特色。以“我听、我看、我讲、我议、我选、我行”为主要模式,充分尊重一线教师的首创精神,设计形式多样、内涵丰富、成效显著的宣讲形式、手段和方法,引导教师亲身参与师德实践,在师德实践中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提升。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我校成立了“师德讲堂”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缪宏亮

副组长:周小萍  徐亚洁  金全法

组员:金玉  蒋华  梅英  盛永泽  宋勤明  俞振蔚  杨建媛  王华英  杨筱艳

(二)定期交流研讨。开展“师德讲堂”建设交流研讨活动,通过听取其他“行业道德讲堂”的先进经验,与兄弟学校单位现场交流观摩,及时通报建设进展、吸收借鉴成功经验、共同分享建设成果,进一步开阔建设思路,提升建设成效。

(三)注重考核评估。把“师德讲堂”建设情况与团队评比、年度考核等结合起来。定期择优表彰 “师德讲堂”建设先进团队和“优秀师德讲堂宣讲员”。

五、具体活动安排

十一月份:

1、学习文件精神;

2、组建宣讲队;

3、低阶段代表宣讲。

十二月份:

1、中阶段代表宣讲;

2、高阶段代表宣讲;

3、观看师德模范事迹报告录像。

一月份:

1、评选“优秀宣讲员”;

2、评选“师德讲堂”建设先进团队;

3、编写“马杭片师德典型事迹”。

 

 

 

 

 

 

 

 

马杭中心小学工会委员会

2010.11

    附件: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马杭中心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马杭街广电东路194号 邮编:213162 电子邮箱:jswjmh@163.com 联系电话:0519-86700761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市教育局整治有偿家教举报电话:85681336
师德师风举报渠道
校长电话:13915019600 邮箱:wjmhjh@163.com 教育局主管电话:0519-86312681


苏公网安备 32041202001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