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春色宜人的四月,全片语文老师又一次相聚马小南田楼图书馆,共同参与本学期马杭片语文能力促进小组第二次教研活动。
本次观摩课的执教者是我校骨干教师蒋军艳和方燕老师。她们分别给我们带来的是课外阅读课《悠悠动物情》、古诗词教学《渔歌子》。谈到课外阅读,新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有较丰富的积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认为学好语文,课内的功效只占30%,课外的功效要占70%。于是我们的老师又有了新的问题:课外阅读课怎样教可以改变教学费时多,收效低的现象呢?至于中国的古诗词,博大精深,是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老师对古诗词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也有一些困惑。而参加本次活动的老师或多或少都能在执教者身上获得启示。蒋军艳循循善诱,课前鼓励孩子多读书多积累,而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读书,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充分地学习语文。贯穿课堂的四个步骤“读——悟——试——评”,都是要唤醒和确立学生的主体性,意在促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燕老师声情并茂,在课堂上她适当地引导、带领学生读背吟诵,通过读中想象,读中追问,读中感悟,来理解古诗词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怀。我们看到两位老师底蕴深厚、视野开阔、成熟自信,同时也感受到学生在教师的濡染、点化、引领、诱发下,生成越来越多的阅读期待,发现文本本身蕴涵的美。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再次深思: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如何一如既往、扎扎实实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想我们要做有效教师,也就是在课堂上,能激活学生思维,开启学生心智,使课堂始终意境交融,情智共生,唤发出生命的活力的教师。显然,对小学生而言,只有激情才能点燃激情,习惯才能培育习惯,智慧才能唤醒智慧。一句话,有效教师,就是懂得用“教”“学”智慧点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