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英语组全体教师聚集在三(6)教室,开展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活动收效颇丰,虽然只是一节在常态课基础上略作加工过的公开课,但不管是授课教师罗晨霞还是其他所有听课老师,都在活动中得到了历练和成长。首先是听课的老师带着细致的思考进入课堂,着手评课,并且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乃发灵光。”水石能生“涟漪”、发“灵光”,是因为持之以恒的“相荡”与“相击”。每位老师潜心钻研、敞开心扉,让上课老师感觉到了作为当局者没有发现的问题,也在相互“荡”“击”中,实现“共研、共享、共进”。其次是所有英语组老师的学习态度谦逊而又严谨,灵动而又充满智慧,我想这样一个“里程碑“的出现,必能开启英语教研活动的新局面。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女士,她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些基本的东西却是我们一线老师值得借鉴的,那就是扎实、充实、平实、真实。这五个方面具体来讲就是有意义、有效率、生成性、常态性、有待完善,细细想来,能做到“五实”,实属不易,但若能始终以此作为目标导航,终究不会差之千里。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追求过程中,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提高,心胸才能博大起来,同时也才能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