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数学能力促进小组活动这样的平台,我校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全面而丰富的探索和研究,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也日见其丰。但数学难学、难教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尤其是,面对真实复杂的数学课堂,无法深刻诠释“学”与“教”的真正含义、理论与实践的中介环节相对薄弱、囿于经验的描述与紧迫的时代需求不相吻合、追求理想的假设与常态的课堂生活差距太大。针对这一现象,此次活动由“同课异构”和研读数学学习心理学两个板块构成,希冀能够有效地将相对于实践来说仍停留于高层的学与教的原理嫁接应用于我校的小学数学教学。
青年教师吴敏凤和虞丽华分别为我们展示了同一课《统计》,两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与特长,从课件制作到板书设计,从课堂活动到重难点处理,她们各显神通,各尽所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让她们讲授的风格各异,异彩纷呈。
同一节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显其能,殊途同归,很好地激发了老师评课议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教师通过老师与他人的比较、通过集体对个人的品评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以便今后更好地扬长避短,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帮助教师沉下心来,静下心去,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从而促进整个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数学学习心理学是以教育心理学理论为主要依据,研究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规律,以及如何有效地教学生学好数学的一门学科。我校教师利用平日点滴时间,认真研读数学学习心理学。在活动中,分别由低中高阶段的教师代表阐述她们的心得体会,马小集团南塘桥交流教师冯程程认真制作了PPT,向全体教师激情洋溢地演绎了她对数学学习心理学的见解。所有教师各抒意见,大胆发言,结合实践互相交流了学习的心得体会。
长期起来,数学教学理论并不为很多的一线教师关注、研读、运用。我校全体数学教师紧跟社会形势,积极探索,将高端理论和自我的课堂接轨。我们相信,我们的数学教学工作在先进数学理论的引领下,愈发厚重,更上一层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