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们一年级数学教研组新增添了新鲜的血液,在教研组工作和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围绕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度”,共同研讨,共同上课,互相评价,互相学习,以老带新,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的白舜华和吴芳老师师徒共同执教了《认识钟表》一课。我们教研组围绕这节课,开展了一次又一次的研讨活动。
为了迎接常州市武进区两级教研室对我校教学工作的调研,首先,大家各自准备教案,进行磨课。然后由白舜华老师进行第一次的试上,在试上后,教研组内老师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对课堂上的细节进行研讨,对教案进行了完善。接着在学校能力促进小组活动中,白舜华老师进行了全片的观摩,在交流中,全片的数学老师各抒己见,对本课的教案进行了再一次完善。在两级教研组调研中,白舜华老师的课得到了高度评价。
在本学期的新教师汇报活动中,吴芳老师同样执教了这一课。在课前,吴老师进行了几次试上,每次试上后,我们教研组都在一起针对吴老师的课进行讨论,肯定她的优点,同时也指出课上存在的问题,并争取在下一次试上中能得到完善。下面就吴老师在新教师汇报课上的课为例,谈谈本教研组对这节课的一些尝试。
在课上,吴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首先以谜语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带着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学习中,接着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谈谈钟表有什么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在认识钟面时,吴老师让学生玩钟面,让学生在玩中观察钟面上有什么,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了钟面,为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做好了铺垫。在认识整时时,由于学生已有整点的知识基础,只是不能规范表述,教师在学生表达的基础上,用规范的语言指导学生表述看整时的方法,接着让学生在钟面上拨整时,并在板书中及时地进行提炼总结,较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大约几时是本课的难点,教学中,吴老师从理解“接近”入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渐理解大约几时的读法,特别在表述上,“接近”和“指向”两个词体现了数学的严谨。在练习中吴老师既注重了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对知识进行巩固,同时又能注意在练习中渗透珍惜时间、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的教育。最后的总结延伸,教师出示了一个没有数字的钟面,让学生说说钟面上的时间,让学生灵活地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这次磨课活动,本教研组的老师都有所收获,特别是新教师,在老教师的示范后,新教师进行学习、尝试、锻炼,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