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在这春风拂面的日子里,随着课堂转型的呼声越来越高,英语写作教学的课堂也悄悄地发生着转变。如何改变教师惯有的教学行为,让课堂更开放、更灵动,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快乐,马小英语课题组专题研讨活动“如何引导学生用英语思维”拉开了帷幕。
首先,课题组的尹丽萍老师对写作训练中存在的误区进行了讲解和剖析,并就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两个关键词:“再现”、“移植”。如何让写作训练既能成为英语学习中一种很好的“载体”,又不会成为“难题”?如何训练学生的意义表达,避免与学生非常熟悉的母语相混淆?在尹老师的娓娓道来中,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英语教师应如何根据不同表达主题进行高效指导,如何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思维导图、可用句型的示范等。各位教师认真倾听,并且详细记录,都受益匪浅。她的经验之谈如同一颗种子轻轻播撒在每一位老师的心田,为我们的课堂带来了更多的生命力和可能性!
接下来的第二版块,由课题组长仇伟红老师组织课题组成员发言、建言献策。研讨气氛轻松不失精彩,思维碰撞异常热烈,大家一致认为:真正高效的写作教学课堂中,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学习的空间,师生的互动由核心任务展开,学生的习得也应由点式思维过渡到系统思维,由知识的增加提高到智力的提升。
一次研讨的时间是短暂的,正如匆匆易逝的春天;一次研讨带给我们的收获却又是回味无穷的,亦如饮茶后唇齿留香的甘甜。这次活动带给我们的收获,值得每个人认真汲取,将所思所想运用到日常的教学中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做中学,学中用,体验英语写作成功的乐趣。
(马杭中心小学英语组供稿 撰稿:仇伟红 摄影:郑丽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