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份是广玉兰花盛开的季节。在绿油油的叶丛中,花朵是那样的洁净、高雅;形态是那样的多姿、甜美。马小的校园中,轻柔的夏风吹来,温暖醉人的空气中一阵阵淡淡的幽香轻轻荡漾。伴着广玉兰的花香,六年级语文教研组进行了本学期第二次教研组活动。
首先由吴华秀和宋勤明两位老师分别执教《广玉兰》的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广玉兰》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文章结构清晰、语言优美、富有情趣,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朗读、想象、仿写等语文训练。两位老师充分钻研教材,精心设计准备,与学生互动对话,灵活地驾驭课堂,吴老师的清新自然、宋老师的大气沉稳,展现了老教师的不同风采。第一课时中,吴老师以理解词语、朗读和理清课文脉络为重点,处处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训练和知识的梳理。本堂课的字词教学,吴老师本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预设了多种学习词语的有效方式,同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注重了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教学中,读通课文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重要基础,吴老师引导学生从难读的部分入手,抓住关键点指导读好重点语句,将读通课文的指导落到实处。本篇课文脉络清晰,吴老师没有蜻蜓点水走过场,而是指导学生用合并段落、找中心句等不同的方法来理清文章脉络,不仅交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概括和表达的能力,使第一课时的教学扎实有效。在第二课时中,宋老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文本来感受广玉兰话之美,生命力之旺盛,同时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语言表达的技巧。首先,宋老师抓住课文中心句引领学生感悟文本内容,品读重点段落,以“一唱三叹,以情促读”的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情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其次,宋老师抓住课文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去品读课文语言,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深处,媒体的运用也恰到好处。更重要的是,宋老师能在课堂上巧妙地渗透学习方法,指导学生进行背诵和仿写训练,帮助学生积累了优美的语言,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的写作有章法可依,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课后,两位执教老师进行了说课,教研组成员也针对两堂课进行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坦诚交流,对两堂课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价,研讨十分热烈。大家一致认为,这两堂课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课堂关注了学生,渗透了方法,激发了学生的情趣,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度和有效。金玉主任对两堂课也做了充分的肯定,认为第一课时能渗透方法的指导,将词句段、音形义、朗读与理解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进行随文识字,体现了教者设计的匠心与精心。第二课时能做到整体把握、思路清晰、语言精练,读写结合训练有效,体现了男教师的大气。同时,金主任还对两节课在课堂的节奏、时间的安排和细节的处理方面给予了指导,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思维火花的碰撞,我们相信,在这样务实的教研活动中,在这样的思维碰撞和创新的启迪下,我们一定能创设真正的高效课堂!为学生呈现出更多精彩的课堂!
(马小教育集团供稿,撰稿:吴华秀,摄影:李泱,审核:李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