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区新市民小学开展“童心•童趣•童言”
低年级童话教学探索主题研讨活动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1月2日上午,武进区杨区新市民小学语文教研组围绕“童心、童趣、童言——低年级童话教学探索”这一主题开展了活动。
本节课由刘美芹老师执教《小鹰学飞》第二课时,刘老师基于学情,立足文本,创设情境,利用板画等形式展开教学设计。课堂上充满着浓浓的童趣,孩子们在朗读、品味和体验中理解文本内容,赏析语言特色,感受童话的美。这节课的思路非常的清晰。课文中小鹰共和老鹰学了三次飞行,第一次是飞到大树的上面,第二次是飞到大山的上空,第三次是飞到白云的下面。刘老师就是以小鹰三次学飞行时的情况为思路展开教学的。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不离读书,用朗读方法的多种形式,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读中求懂,读中获得读的能力。读贯穿本课始终,在读中体会老鹰的三句话,从而让学生明白老鹰引导小鹰不断飞越新的高度的原因,突破了教学难点,层层逐步深入,最后引出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做到了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中受益。
最后,大家围绕“童话教学”这一教研主题各抒己见。童话语言口语化,故事内容儿童化,读来朗朗上口,极富童趣。因此,低段童话教学应充分指导孩子投入情感,读好课文。朗读,尤其是表情朗读,或者是表演读,很容易让学生真实地走进故事情景中,与文中人物融为一体,高兴着对方的欢喜,痛苦着对方的哀伤。学生学习童话故事的收获不应仅仅体现在知识层面上,还应通过学习童话故事学会思考。教师除了要求学生了解童话故事的内容之外,还应教会学生学会联系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最后,管敏老师为本次教研活动作了总结,她指出:童话教学应在抓住语文教学之本的基础上,心存一份对儿童天性自由发展的呵护,对儿童文学原生价值的敬畏。用有趣的故事,可爱的形象,正面引导,从而让孩子从喜爱童话开始,迈向语文学习的幸福之路。
此次活动,给全校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各位语文老师受益匪浅。老师们不仅对童话教学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而且明白了如何着手去做。童话,让孩子更孩子,童话,让世界更美好。对童话教学的不断思考和探索,是时代对小语工作者的召唤,更是新课程标准下小语教学的发展需求。
(杨区新市民小学供稿,撰稿、摄影:管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