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阅读教学品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教研协作片(湖塘协作片东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暨语文能力促进小组十一月研讨活动
寒流挡不住学术的热情,北风吹不歇研究的脚步。2015年11月25日,教研协作片(湖塘协作片东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讨暨语文能力促进小组十一月研讨活动在马杭中心小学南田楼图书馆隆重举行,武进区教研室的张新东校长、湖塘协作片东片兄弟学校的老师们和马小老师一起参加了此次以“高段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研究”为主题的活动。
一、三人同台,各展风采
阅读是人类终身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也是学生语文素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因素。英国的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马杭中心小学的刘洁老师执教了《青海高原一株柳》的第一课时,马杭中心小学的杨静老师和鸣凰中心小学的杨菊老师还就《钱学森》一课的第二课时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具有自学的能力。这就是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三位老师灵动与扎实同行,智慧与能力并存,让在场的老师听得心潮澎湃。
刘洁老师的课堂清新生动,有灵气也有活力。《青海高原一株柳》这篇散文形散而神不散,刘老师紧紧抓住“神奇”这条线索切入教学,做到以“神“导文;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学生的语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做到以“读”品文;同时刘老师还创新地引入了薛法根老师的词块教学法,就柳树的外形、高原的环境和柳树的经历精心设计了三组词块,用演一演、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式理解词语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又理清了文脉,做到了以“词”达文。
第二节课和第三节课,杨静和杨菊两位老师都紧紧抓住了“爱国”这条线索,在学生对课文本身有了充分的感悟、体验和品味之后,进行了课外的拓展延伸和补充,帮助学生建构起个人深切的情感体验。杨静老师的课堂始终抓住人物的语言来解读课文,钱学森两次说的话,海军将领说的话,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通过抓重点词句,带领学生品味,读读、议议、再读读,逐层深入、披文入情,感受钱学森的心系祖国、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怀,杨静老师把学生的思维推向了深处。杨菊老师教学时更关注课文的表达方式,正面刻画和侧面烘托钱学森的爱国品质,杨菊老师用了孟子的三句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作为板书,成为了本课的亮点。  
二、两校互评,共同进步
课后,三位老师结合教学,交流了自己教后的感受。刘洁老师注重读和悟的结合,为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搭建了一个平台。杨静老师关注学生的课堂习得,努力让学生的表达更优质、更厚实。而杨菊老师把课文变成了洗净学生心灵的赞美诗,架起了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马杭中心小学和鸣凰中心小学各派一名老师对三堂课进行了点评,两位评课老师都给予了今天的三堂课高度的评价。 
三、一课一得,专家引领
武进区教研室张新东校长高屋建瓴,对本次活动作了总结发言。他指出协作片教研活动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平台,肯定了参加本次活动的三位教师完成了“蜕变”,是有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张校长提出语文教学要做到“登堂入阁,一课一得”。教学时应做到以下四点1、目标定位准确;2、内容选择合理;3、方法引领得当;4、引领指导自然。张校长更对高段语文提出了建议:高段阅读教学设计要更有创意,更关注文本表达的特点,同时教学设计要关注学习活动,使课堂实施更加灵动。
“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语文阅读与语文核心素养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才能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全面的提高。研讨活动虽然结束了,我们研究和探索的征程才刚刚开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追求会引领着我们“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