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人的寒气挡不住大家学习的热情。12月1日,马杭中心小学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如期开展了第四次教学研讨活动。本次活动,我们主要围绕“以‘儿童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研究主题,以《云房子》这篇童话故事为研究内容,展开课例研究,承担公开教学任务的是王红梅和崔沥云两位老师。
王老师执教了《云房子》第一课时。她以识字教学为主线,采用词串识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有效识字。在词串识字一块,王老师主要抓了三组词:其中第一组是“一场雨”“一阵风”和“一群小鸟”这三个数量词,她在引导学生感受数量词的准确运用的基础上,教学生字“阵”;第二组是“呼啦啦”“笑眯眯”“水汪汪”三个叠词,注重词语的积累和运用;第三组是“来作客”“来不及”“开心极了”,王老师则借助“及”和“极”这两个同音字的辨析来教学生字“及”。在随文识字一块,王老师又把识字和朗读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激发了学生在文本情景下识字的兴趣,又巧妙地进行了朗读指导。王老师给予了学生更开放的主动识字的空间,并站在儿童的立场上,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深入研究了识字教学和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契合点,让识字教学变得更灵动。
第二课时是由崔老师来执教的。在这节课上,崔老师依托文本,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爱上文本内容,让他们对教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点燃,使想象的能力得以激发。在教学中,以“激趣”为中心,以多种方式的朗读为主线,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她抓的训练点主要是对天空中的云房子展开想象说话。围绕这个点,崔老师设计了4个层次学习活动:首先,由问题“鸟们造出来的云房子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读一读,划一划;然后聚焦到每一座云房子,让学生抓住关键词读出云房子的大、美、可爱等特点;接着,她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这样的句式也来“造云房子”,学生的发言精彩纷呈,丰富的想象力让听课的老师们赞叹不已。最后,她让学生结合造出来的云房子用“有的像( )那样( )”和“有( )的( )”两组句式连起来说一段话。4个层次可谓是层层递进,既开放又扎实。
课后,听课老师围绕这两节课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徐校长也对这两节课予以客观的评价,她对比了两位老师的执教情况,让我们明确了上好一节课,要处理好三个问题:这节课你要教什么?你想怎么教?你为什么要这么教?只有真正弄明白了这些问题,教学过程中的环节设计才会真正为突破教学重难点服务,教师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撰稿:张春燕 摄影:胡小洁)
|